「貝聿銘過世」華裔建築大師 享嵩壽102歲
貝聿銘的三子貝禮中周四向《紐時》表示,其父在前一晚去世。報導未提及確切死因。貝聿銘近年深居簡出,3周前才過102歲生日,當時未傳出身體不適。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上月5日在紐約舉行30周年慶典暨年會,貝聿銘獲頒全球建築設計終身成就獎,但他未現身領獎。次子貝建中代領時說,貝聿銘在家休養不克出席。
貝聿銘曾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代表作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與陳其寬共同設計,由陳其寬執行),近期作品有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中國廣州,父親為中華民國央行總裁貝祖貽。貝聿銘高中畢業時,父親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但一部名為《大學幽默》的電影卻讓他違背父親意願。電影中描述的美國大學校園建築和校園風情令他對建築設計有了濃厚的興趣。最終他選擇了美國賓州大學的建築設計專業,後又轉學到造詣更高的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27歲時在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深造。
貝聿銘作品多達70多件,其中最具爭議性的就是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這座高達21公尺的建築以玻璃與鋼鐵為主構造,但落成時曾因太過創新,讓法國民眾無法接受。當時法國媒體批金字塔根本是「迪士尼樂園的一部份」,環保團體則批評金字塔應該蓋在沙漠上。
貝聿銘曾說過,這座玻璃金字塔是他建築師生涯中最困難的一項作品,而他想在不損害周遭博物館傳統感的狀況下,創造一個現代感十足的建築。他於2008年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說:「當代建築傾向在某方面帶入現代感。過去曾對此出現過疑慮,但都沒維持太久。我了解時代改變,而我們都經歷過這些改變。但我不想忘記初衷。一棟能永久存在的建築必須有根本。」
貝聿銘於1983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肯定,他將10萬美元獎金設立助學計畫,幫助中國建築師赴美深造。即便他自1990年便退休,仍在80多歲高齡時參與盧森堡及卡達等地的建築計畫。
這位建築大師於1942年和妻子盧淑華(Eileen Loo,又名盧愛玲)結婚,兩人恩愛一生,直至她於2014年去世。夫妻育有3男1女,其中2名兒子繼承父親衣缽成為建築師。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共同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您即將訪問包含露骨內容(訪問您的網站)。如果您是監護人,您不會允許任何人受任何監護人訪問本網站或服務,如果您有阻止將孩子限制的內容顯示給您的孩子或人看。保護您的孩子內容,並通過來阻止本網站的方式。使用“使用接入網關訪問控制訪問”(RTA)網站標籤,更好地啟用了網關的過濾。
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之言論只代表文章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部落格受到「即時上載文章」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文章,若讀者發現有文章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文章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文章,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