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搭便車」條款是什麼?四大重點讓你看懂談判桌上的癥結點!
長榮罷工仍在持續抗戰中,我們常常聽到工會要求的「禁搭便車條款」是什麼你知道嗎?小編就整理出四大重點,讓你一次看懂談判桌上到底卡了些什麼!
長榮空服員罷工已將近一個禮拜,雙方態度都很強硬,長榮總經理甚至表明「覺得不適合的就不應該來」,證實今年會再招募新的空服員,勞資雙方再次陷入協商破局的窘境。
而這次長榮空服員罷工、協商破局的主要癥結點之一在於「禁搭便車條款」——工會堅持應該避免非工會成員「坐享其成」;長榮則認為不應該有兩種制度存在,否則容易管理困難、導致員工間心裡不平衡。
究竟什麼是「禁搭便車條款」?為何勞資雙方碰上此條款後態度都如此強硬?小編就來告訴你們!
1.簡言之就是避免有人「搭便車」
工會往往是勞工的發言人,也是與企業協商的主要代表人,但工會運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與金錢支援,而這些後援往往都是工會成員提供的——因此工會強調,當資方與工會簽訂協議時,只有「工會成員」能享有其福利;其他就算是同工作單位卻不是會員的人,不能獲得相同權利。
2.資方為何排斥「禁搭便車條款」
對工會而言,有「禁搭便車條款」才能凝聚工會成員的向心力,若搭便車的人越來越多,會讓實際去爭取權利的人開始動搖,恐怕會有「我不做也會有人做」、「不用爭取還是能一起享有福利」等消極想法,最終導致工會的沒落。
而資方作為管理人,首要目標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獲利,若答應了「禁搭便車條款」,公司內就會有「兩套標準」來對待員工,成本會相對提高——長榮也擔心不同的福利政策只會分化員工、造成嫌隙。
3.為何有人不想加入工會?
工會存在的目的主要就是保障勞工、替其爭取更好的權益,但為何有人不想加入工會呢?其實除了要繳交會費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理念不同」——不加入工會不代表不想爭取權益,有些人反對的是工會成了自己的發言人、干預了自己的真正想法,甚至該工會與自己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4.工會爭議
工會具有一定的勢力與財力在,前陣子就發生過桃園市產業總工會(桃產總)合併華航企業工會後,開始推動其工會的秘書長朱梅雪參選桃園市長,其競選經費也是由華航工會提供——由於現階段的法律沒有規定工會的帳目是否要公開,自然也無從審查起經費來源與使用的正當性;這種勞工「被代表」的事件層出不窮,也是成員對於工會的隱憂。
其實「禁搭便車條款」在國外也有過不少爭議,而前勞動部長潘世偉在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提到美國的例子,希望政府、勞方與資方都可以借鏡。
美國工會提出的條件『適用所有勞工』,但非工會成員的勞工要代扣『工會服務費』,這樣的做法不只讓企業管理容易,也能讓工會成員減少被搭便車的不滿;潘世偉認為可以仿效國外的案例,盡量讓勞資雙方取得平衡。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共同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您即將訪問包含露骨內容(訪問您的網站)。如果您是監護人,您不會允許任何人受任何監護人訪問本網站或服務,如果您有阻止將孩子限制的內容顯示給您的孩子或人看。保護您的孩子內容,並通過來阻止本網站的方式。使用“使用接入網關訪問控制訪問”(RTA)網站標籤,更好地啟用了網關的過濾。
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之言論只代表文章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部落格受到「即時上載文章」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文章,若讀者發現有文章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文章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文章,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