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龍捲風」氣象專家他解釋這個原因
屏東沿海昨天下午因對流旺盛,出現陸上型龍捲風,導致2人受傷、數百戶民宅遭波及受損的災情,氣象專家賈新興今天在臉書發文,解釋「台灣龍捲風」背後運作的氣象原理。
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上午在臉書PO文,引述有「台灣龍捲風達人」之稱、文化大氣系劉清煌教授的研究結果,他說,台灣常見的龍捲風有以下幾種,其一、好發於快速移動界面(如鋒面或颮線)前緣的暖區,有利發展的條件包括「不穩定的暖濕空氣」、「較強西南風」與「快速移動對流線的抬升作用」等。
有的龍捲風則會伴隨發展中的積雲而來,由於此一現象常出現在海上,故以「水龍捲」為主;最後便是伴隨颱風雨帶形成的龍捲風。
賈新興總結指出,在前述3大常見龍捲風發生條件中,以第一種條件最多,好發於4至6月,出現的地點則以中南部空曠區的平原為主;第三種則受限於颱風雨帶,在颱風活躍期有較高的發展機率,至於水龍捲則比較常在宜蘭、台東外海出現觀測紀錄。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共同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您即將訪問包含露骨內容(訪問您的網站)。如果您是監護人,您不會允許任何人受任何監護人訪問本網站或服務,如果您有阻止將孩子限制的內容顯示給您的孩子或人看。保護您的孩子內容,並通過來阻止本網站的方式。使用“使用接入網關訪問控制訪問”(RTA)網站標籤,更好地啟用了網關的過濾。
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之言論只代表文章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部落格受到「即時上載文章」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文章,若讀者發現有文章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文章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文章,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