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聊天室

「四川大地震」10年前的中國,回憶仍然唏噓不已

「四川大地震」10年前的中國,回憶仍然唏噓不已

10年前的中國,還處在聊天工具MSN盛行的前社交媒體年代。5月12日午後2點左右,災難來襲。 幾分鐘內, 「四川地震了!」 的消息在中國記者們的MSN上迅速傳開了。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北京、西安、成都,甚至杭州、上海等地的網友紛紛表示有震感。正在廣州出差的《南方周末》北京站記者張悅沒有感受到社交媒體上所言的「震感」,但很快,地震專業出身的科學版編輯朱立遠跟大家分析:這是一場不亞於唐山大地震的災難。

當年26歲的張悅主動請纓,要求去現場報導。由於機票緊張及成都機場臨時關閉,在時任總編輯向熹的支持下,張悅職業生涯中第一次乘坐頭等艙,於地震當日傍晚抵達離震區較近的重慶機場。

2008年5月,離北京奧運會開幕只剩3個月。儘管那時還沒有對地震報導實施全面嚴控,但中宣部還是下令,媒體不得前往災區。在中國中部的一座省份,一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記者告訴BBC中文,地震發生後,報社不讓記者前往報導,一直強調「要等上面的通知」。儘管如此,當年處於鼎盛時期的中國南方報業還是派出大批記者第一時間前往現場。

港媒和外媒無法被宣傳系統管控。10年之後,前香港有線電視記者、現香港浸會大學高級講師呂秉權對災區學校的慘狀仍然記憶猶新。「後來有一個協議,給(遇難學生家長)慰問金,裏面有一條,原本是4萬,如果簽字放棄追究,並感謝黨和政府對抗震救災的努力,就從4萬變成6萬。」呂秉權回憶起來仍然唏噓不已。

愛生活整合行銷經紀人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共同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您即將訪問包含露骨內容(訪問您的網站)。如果您是監護人,您不會允許任何人受任何監護人訪問本網站或服務,如果您有阻止將孩子限制的內容顯示給您的孩子或人看。保護您的孩子內容,並通過來阻止本網站的方式。使用“使用接入網關訪問控制訪問”(RTA)網站標籤,更好地啟用了網關的過濾。


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之言論只代表文章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部落格受到「即時上載文章」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文章,若讀者發現有文章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文章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文章,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