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姓屈」端午冷知識,讓大家都見識到了
大家在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時都會想起屈原,中國學者近日指出,其實屈原並不是姓屈,他的本姓其實是「羋」(音米),屈原跟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羋月一樣都是楚國的皇親國戚。學者稱,在先秦時代,姓氏的稱呼用法不同,所以姓「羋」的屈原才被稱為屈原。
先秦時代姓氏與現在很不同:男子稱氏不稱姓,氏是是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平民百姓則是有名無氏。姓是源於母系氏族,氏則是來自父系氏族。
屈原本姓「羋」,羋是楚國國姓,「屈」是他的氏,名「平」、字「原」。以先秦時代的稱呼方法,會稱他為「屈原」,而不會是「羋原」或是「羋平」。屈原祖先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於是他們便以「屈」為氏;而楚國嫡系仍然以「熊」為氏。
《羋月傳》的女主角羋月同樣姓羋,與屈原大致生活在同一時期,不過屈原在楚國生活,羋月遠嫁至秦國,兩人除了同宗之外,沒有任何直接聯繫。
現代人對姓氏沒太多概念,但秦漢以前的古人卻對這個十分重視。在遠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子女的姓是隨母姓,及後發展到父系社會,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除保留姓,還會自己取稱號作標誌,這就是氏。要知道如何「稱呼」秦漢前的人物,要先知道他的「姓、氏、名、字」,而在秦漢之後姓氏合一,就不需再嚴格區分姓氏。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共同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您即將訪問包含露骨內容(訪問您的網站)。如果您是監護人,您不會允許任何人受任何監護人訪問本網站或服務,如果您有阻止將孩子限制的內容顯示給您的孩子或人看。保護您的孩子內容,並通過來阻止本網站的方式。使用“使用接入網關訪問控制訪問”(RTA)網站標籤,更好地啟用了網關的過濾。
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之言論只代表文章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部落格受到「即時上載文章」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文章,若讀者發現有文章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文章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文章,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