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市5元麵包」安啦!業者爆:成本1.5元有賺
走進全台各大夜市,總能看到有些攤商販賣10元、5元的超便宜麵包,遠低於麵包店價格,不少人好奇到底怎麼可能賺錢?話題連日延燒,更有不少網友直言不敢吃。「文青別鬼扯」1日凌晨再次貼文,揭5元麵包的原料、水、電、人事成本內幕,經業內人員估算,1顆低價麵包成本只要1.5元,絕對能放心吃!
「文青別鬼扯」在臉書表示,日前為了弄懂夜市5元麵包攤販如何做生意,上網尋求網友智慧,不過後來焦點有些模糊,不少人擔心這麼便宜肯定是「黑心麵包」。但事實上,他去的那間夜市攤商是固定攤位,麵包品項多元、品質也OK,並不是到處搜刮的回收麵包,也不是用黑心原料製作,那麼為何售價能壓到每個麵包只需5元?
文中指,這幾天經過業內網友提供資料,靠食品科技與工廠大規模生產加持,夜市麵包的生產成本每個只需要1.5元,賣了絕對有賺頭。想賣麵包,主要的成本有麵包製作(原料、水電)、物流運送和倉儲,由於夜市攤販和店面租金落差極大,這邊先略去不談。
以台式麵包為例,主要的原料是麵粉、鮮奶(奶粉)、奶油,有些廠商願意花重本用鮮奶,有些人會選擇奶粉替代。而奶粉又分多種不同價位,「有的人超佛心,會給你用安佳奶油,但有些商家可能用植物性奶油。」其實食品界早就有專門給烘焙業者使用的「植物性鮮奶油」,特色是聞起來很香,直接取代昂貴的鮮奶、奶粉,還能讓麵包輕易定型、定色,適合大量規模化生產,所以成本便宜。
文中提到,夜市麵包本之所以能壓低,另一大關鍵是麵包存放的環境、保存期限與運輸。一般來說,台式麵包通常放到第二、三天就變得不好吃了,某些大品牌會要求將賣不掉的麵包當天直接回收,因為使用的是純鮮奶與奶油,所以保存期限短,報廢品多成本自然提高。此外,台灣氣候炎熱,也會大大降低烘焙製品的保存期限。
夜市麵包呢?他們用的植物性鮮奶油,除了有優良的色香味、定色、定型,還會在不違反添加物容許量的前提下,開發出可以常溫儲存的產品,這種情況下,麵包常溫下能放5天,冬天則是7天。
根據從業人員精算,一個80至100克重的夜市麵包,所有成本合計大約1.5元。照片中的夜市麵包攤老闆,其實本身有店面,平時跟團膳客戶合作,所以具有大量生產能力,成本自然便宜,加上製作團膳品每天會有剩餘,晚上再拿到夜市便宜賣,況且老闆也是苦出來的,希望民眾能吃到便宜的麵包,「他白天在店裡可能賣10元,但晚上在夜市只賣5元,差別只在於賺多賺少而已。」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共同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您即將訪問包含露骨內容(訪問您的網站)。如果您是監護人,您不會允許任何人受任何監護人訪問本網站或服務,如果您有阻止將孩子限制的內容顯示給您的孩子或人看。保護您的孩子內容,並通過來阻止本網站的方式。使用“使用接入網關訪問控制訪問”(RTA)網站標籤,更好地啟用了網關的過濾。
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之言論只代表文章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部落格受到「即時上載文章」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文章,若讀者發現有文章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文章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文章,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